当前位置:首页 > 时尚 > 文明我国行丨雅趣十足 藏在古籍里的端午风俗

文明我国行丨雅趣十足 藏在古籍里的端午风俗

2025-07-19 16:08:12 [焦点] 来源:诗色影舍站

一年一端午,文明午风一岁一健康。国行丨雅上下五千年,趣足我们古人在端午节中积累了五光十色的藏古风俗传统,雅趣十足。籍里那么我们就一同去典籍中看看这些意趣盎然,文明午风涵义夸姣的国行丨雅风俗活动。

端午竞渡,趣足古来有之。藏古《穆皇帝传》周穆王曾“乘鸟舟浮于大沼”,籍里“龙舟鹚(cí)首”描绘的文明午风便是龙舟头上雕刻成水鸟的姿态。

《东京梦华录》中记载驾幸临水殿观争标赐宴,国行丨雅提到了虎头船。趣足

据南朝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,藏古楚地在1500多年前就有五月五日“飞凫(fú)舟”竞渡,籍里留念屈原的风俗。

楚人崇凤,由来已久,“飞凫舟”在清代进化成更为繁复亮丽的凤舟。阴历五月初五“小端阳”和五月十五“大端阳”,湖北洪湖都会演出凤舟竞渡,这也是当地盛大而忠诚的端午风俗。

近看似巨大彩鸟环游,远看像斑驳纹鸟靓卧,加之凤、龙舟激战,非常风趣。

敦煌壁画上,能看到丰厚的舟船史,从中能够窥见今日端午赛龙舟的雏形。

莫高窟第323窟中,能够看到初唐时期的摇橹帆船。

第468窟中,晚唐时期的双尾楼帆船也清晰可见。

从公元6世纪至13世纪,时间跨度近700年。敦煌文献《敦煌录》中还有记载:“端午日,城中士女,皆跻顶峰,一齐蹙下,其沙声吼如雷。”。

甘肃省敦煌市文物维护中心副主任 张春生:古籍里记载的端午节风俗,是我们陈旧中华民族才智的年代连续。敦煌区域在端午这天开端,老百姓就把自己埋在滚烫的沙子里进行沙疗。

古人在端午会在手臂上系五色丝,以彩色五色对应五行,以此应和六合季节。还会赠扇相贺,“各赐团扇,愿扬仁风。”。

古代,在四川泸州纳溪,端午节小孩子们要背上“香猴狲”,以红布参加艾草、丁香、藿香、薄荷等十几味中草药缝制香囊,做出山公造型。

四川省非遗维护协会副秘书长 易国璋:香猴狲开始发源于我们的明代,一般在端午节前夕,老一辈就用那种碎的红布,绣故意字形的香囊,后边在形制演出变成香猴狲。佩带在这个小孩身上的话,它有一种护佑安全的效果。

(总台央视记者 于茜 王妍 杨妮 佘丽华 周堒)。

(责任编辑:焦点)

推荐文章
热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