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综合 > 山里来了个大学生 山乡乡民有“医”靠

山里来了个大学生 山乡乡民有“医”靠

2025-07-19 16:27:13 [休闲] 来源:诗色影舍站

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汪婧、医王雪娇、山里山乡向汉林)在夷陵区分城镇天马村,学生乡民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位年青人,有靠身着白大褂,医背着医药箱,山里山乡一开口便是学生乡民地道方言,耐性肠为乡民们做查看、有靠开药方。医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医,山里山乡杨俊伟用芳华与热忱,学生乡民诠释着底层医者的有靠初心,成为村庄健康防地中一道亮丽的医风景线。

“腿没有肿,山里山乡主要是学生乡民我摸的这儿疼吗?”“对,便是这块儿,一捏就又麻又疼。”一大早,杨俊伟地点的天马村中洲山片区卫生室就迎来了治病的乡民,他熟练地给乡民做查看,问询病史和用药状况,很快就确诊了病况,开出了药方。

本年26岁的杨俊伟已经在天马村作业了三年,三年前他还在离家更近的南垭村卫生室做村医。那一年,间隔南垭村20多公里的中洲山村(现天马村)面对着无村医可用的局势。65岁的老村医宋成章行将退休,无人顶替,他想到了曩昔作业中触摸过的“小年青”杨俊伟。

“他校园结业回来今后,作业也近一年了,他的医疗技能和待人接物我都有所了解,我其时就瞧得起这个人,就引荐他来顶替我的岗位。”宋成章回想道。

杨俊伟了解到状况后,毅然决定前往。“我自身便是分村夫,来这既能服务老乡,还能够进一步训练自己的才能,是个很好的时机。”。

初到中洲山片区,杨俊伟面对的应战接二连三。村子地广人稀,山路高低,部分乡民的家还没有公路直达,入户随访的交通成了大问题。村卫生室条件粗陋,设备设备不完全,一些特别的查看和医治无法展开。最让他感到压力的仍是乡民们的不信任,“刚开始乡民们来卫生室都会问曾经的宋医师去哪里了,究竟我是个刚结业的大学生,他们忧虑我能不能顶替好老村医的方位。”杨俊伟说道。

为了赶快了解状况,杨俊伟敞开了“勤跑勤问”形式,有空就去造访,耐性问询乡民身体状况、用药状况,仔细记载健康信息,重复向乡民介绍自己。日常医治、入户随访、疾病筛查……每一项作业他都做得细致入微,一朝一夕,乡民们记住了这个村里的“新面孔”。

天马村中洲山片区现有常住人口650人,其间高血压患者113人,糖尿病患者24人,这些都是杨俊伟要要点重视的目标,他的登记册上写满了他对这些患者的随访记载。“对这些缓慢病患者每个季度至少要展开一次随访,状况不稳定的,每个月至少要展开两到三次,我一天下来最多能跑二十几户。”。

当天杨俊伟又要持续入户,记者跟着他到了乡民魏文三家中。“高压145,低压83。”白叟的血压仍是偏高,杨俊伟问询下来发现白叟平常油盐吃得多、口味重,立刻严厉叮咛:“你们干活耗费大必定口味重,可是一定要抑制,把血压操控下来。”。

上一年夏天,魏文三的老伴儿谭开金在田里务农时,脚被地里的板栗包扎伤,白叟没当回事,直到夜里整个脚肿胀,无法行走,才给杨俊伟打去电话。杨俊伟立马驱车赶到谭开金家里,为她进行清创、消毒、包扎,谭开金配偶对这个小伙子很是感谢。

“我其时走也走不成,动也动不了,小杨医师来给我医治后才好起来,帮了大忙了。”谭开金回想道。

“他这么一个年青娃儿,对待咱们村里的白叟家情绪非常好,很有耐性,没有看不起老年人,真的不错!”魏文三由衷欣赏。

除了日常给乡民治病,杨俊伟还无偿帮着乡民们外销各种农产品,他的卫生室里常常放着乡民们送来的鸡蛋、蜂蜜、牛羊肉等土特产,度假时他就给订货的城区客户送去,免去了乡民们跑集市找销路的费事。“咱们白叟家便是靠喂鸡养猪挣点钱,杨医师帮咱们在网上找销路,咱们也省心。”乡民苏圣秀说道。

关于杨俊伟来说,村庄医师这份作业尽管艰苦,可是也让他收成了一份被认可的成就感。谈及未来,他表明会持续扎根在底层,“我想持续提高自己的才能,多学习专业知识,让更多的乡民得到更好的医疗救助。”。

(责任编辑:焦点)

推荐文章
热点阅读